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09.至于植物界的成员是如何对应的,这从大量例子可以看出来。例如,小小的种子能长成树,长出叶子,开花,结果,果实中又储存了种子。这些事依次发生,一起存在于一个如此奇妙,以至于无法以三言两语来描述的秩序中。即便填满整个书卷,仍然还有与它们的功用关系最密切的更深层次的奥秘,这些知识是无法穷尽的。由于这些事也来自灵界,也就是来自人形式的天堂,如前所示(78-86节),所以植物界的一切细节都与诸如人里面的那类事物有某种关联,学术界的某些学者熟知这一点。大量经历向我清楚表明,植物界的一切事物也是对应。我经常在花园里观察树木、果实、花朵和植物,已经发现它们在天堂的对应,还与附近的人交谈,并被指教这些植物来自何处,有何特性。
3006.当提到“耶稣基督”这两个名字时,这些就是天使所感知到的事物,这就是“没有其它名字可以靠着得救”这句话(使徒行传4:12)的意思,这也是主多次论到祂的名字所说的那些话的意思。如约翰福音:
你们奉我的名,无论求什么,我必作成。(约翰福音14:13)
同一福音书:
记这些事,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,是神的儿子,并且叫你们信了,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。(约翰福音20:31)
还有其它地方。“祂的名”表示用来敬拜主的整体上的一切手段或事物,因而表示一切敬拜和教义的本质(参看2724节)。所以它在此表示与信之真理结合的爱和仁之良善,这良善构成一切教义和一切敬拜的结构。
1318.“现在他们想要做的一切事,就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”表示除非他们的状态现在改变,这从下文清楚看出来。圣言的内义具有这种性质:它不断关注接下来的事,以及结论,尽管这在字义上并不那么明显。至于前面所描述的那种人,他们想要做的事,没有什么可拦阻他们了,除非他们的状态改变。不过,他们的状态确实改变了,这一事实从下文清楚看出来。思想做某事无非是意图,也就是目的。人所关注的目的永远无法被阻止,也就是改变,除非他的状态改变。因为目的是一个人的实际生命,如前所述。当状态改变时,目的也就改变了;而思维则随目的一道改变。至于发生在该教会成员当中的状态改变是何性质,蒙主的神性怜悯,容后再述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